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网络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和网络素养的调节机制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论文标题(英文):
Study on the Impact of Onlin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silience--Mediation of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and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Network Literacy
作者:
郑莉娟;郑刚;宋晓波
作者机构:
[郑莉娟; 郑刚]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宋晓波]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网络人际交往;心理韧性;生命意义感;网络素养
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ISSN:
2095-9796
年:
2023
卷:
42
期:
03
页码:
61-73
基金类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1JDSZ3155) 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影响及提升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2Z023) 2021年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疫情之后武汉在校大学生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IWHS20212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教育学院
摘要:
基于对H省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网络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部机制,经研究发现: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存在“双刃剑”效应,网络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及网络人际关系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网络交往依赖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网络人际交往还能通过增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对心理韧性产生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网络素养的高低而存在差异,当大学生网络素养越高时,网络人际交往越能通过增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来影响其心理韧性,反之则会削弱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培育Z世代青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借鉴意义。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