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人体颊黏膜细胞彗星实验方法学研究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维普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鲁志松;乔琰;严彦;康彦勇;杨旭
作者机构:
[鲁志松; 乔琰; 严彦; 康彦勇; 杨旭]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人体口腔颊黏膜细胞;彗星实验;甲醛;DNA断裂;DNA交联
关键词(英文):
human buccal cell;comet assay;formaldehyde;DNA damage;DNA crosslink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ISSN:
1001-6929
年:
2004
卷:
17
期:
3
页码:
66-70
基金类别: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704B0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704B01)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为探索一种简便、直接检测环境诱变物对人体靶细胞遗传毒性的方法,笔者以甲醛作为染毒剂,对人体口腔颊黏膜细胞彗星实验的染毒时间、染毒温度和2种用于检测交联作用的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7.5μmol/L甲醛37 ℃染毒30和60 min后,DNA的断裂程度较染毒15 min更大;而经该浓度甲醛在4,23和37 ℃下染毒30 min后均可引起DNA的断裂,但37 ℃下染毒对DNA的断裂作用更大.在2种应用于检测交联作用的方案中,加大电泳条件的交联检测方案还可检测兼具交联和断裂效应的诱变物.
摘要(英文):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ensitive and rapid assay to test the genotoxicity of environmental genotoxin on human target cells,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study on the optimal du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exposure treatment and two testing protocols for crosslinks.Results show that after exposed to 7.5 μmol/L of formaldehyde at 37 ℃ for 30 and 60 min,DNA was damaged more acutely than that for 15 min.After exposet to 7.5 μmol/L of formaldehyde at 4,23 and 37 ℃ for 30 min,DNA damage happened in all of the three groups,but at 37 ℃ DNA strands broke...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