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铁/三氮石墨炔@无纺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设计人:
王金龙;郭伟鸿;郭彦炳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580577.X
申请时间:
2023.11.23
公开号:
CN117654572A
公开时间:
2024.0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原子铁/三氮石墨炔@无纺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单原子铁/三氮石墨炔@无纺布复合材料中的单原子铁锚定在三氮石墨炔@无纺布载体上,单原子铁的价态为+3价;上述单原子铁/三氮石墨炔@无纺布复合材料可以作为整体式催化剂以实现高效催化性能的同时,且能实现自动化负载。
展开
深度神经网络融合遗忘与学习机制的深度知识追踪框架
发明/设计人:
罗贵强;夏珺;赵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491977.3
申请时间:
2023.11.10
公开号:
CN117556871A
公开时间:
2024.02.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知识追踪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深度神经网络融合遗忘与学习机制的深度知识追踪框架,能够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并用偏序规则表征学习交互(试题‑答案‑知识点),结合知识状态作为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输入,使模型不仅能挖掘不同背景学生能力对知识状态的影响,同时能够直观得到学生在不同阶段知识状态的具体变化,为后续的应用与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能够更好地预测试题交互结果;包括三个模块:深度知识追踪构建模块、知识点状态与成绩预测模块、试题和学习反应的表征学习模块;深度知识追踪构建模块:分为遗忘门控机制和学习门控机制,通过遗忘门控机制模拟遗忘曲线对不同学习背景学生的作用。
展开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内容生成方法及系统
发明/设计人:
刘清堂;马鑫倩;高喻;涂凤娇;马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410107460.8
申请时间:
2024.01.24
公开号:
CN117763171A
公开时间:
2024.03.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内容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课程知识图谱;获取学习者对当前课程中的知识点的认知掌握度;基于认知掌握度、教学组织层和知识表示层,得到学习者当前阶段的认知发展知识簇;基于当前阶段的认知发展知识簇及课程知识图谱中的各个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生成认知差异子图;基于认知差异子图中所包括的知识点,检索课程知识图谱中资源聚合层中的关联资源,并将关联资源和及资源间的聚合关系映射到认知差异子图中,生成学习者当前阶段的自适应学习内容。本发明生成了包含逻辑关系依赖的动态自适应学习内容,解决了在线学习中自适应学习内容推理与动态生成问题,为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展开
一种用于电化学脱氮的氟修饰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发明/设计人:
张礼知;张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210791046.4
申请时间:
2022.07.05
公开号:
CN115159635A;CN115159635B
公开时间:
2022.10.11;2024.03.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脱氮的氟修饰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铜金属材料为基底材料,经过溶剂热和电化学还原两步处理后,即获得氟修饰铜电极材料。本发明采用氟修饰策略促进了铜电极上活性吸附氢(H*)的产生,加强了硝氮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降低了硝氮还原的反应能垒,另外,电极表面大量的纳米花结构也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为硝氮还原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由此提供的氟修饰铜电极具有优异的硝氮还原活性。
展开
一种教学互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设计人:
刘海;张昭理;邢师珍;郑媛;黄小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122875.4
申请时间:
2023.08.30
公开号:
CN117612244A
公开时间:
2024.02.27
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互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教师的第一图像信息、学生的第二图像信息和学生的心率数据;对第一图像序列、第二图像序列以及心率序列进行预处理;输入预训练的手势识别神经网络进行识别,输出教师的手势类型以及学生的手势类型;获取各个时刻学生的手势类型对应的心率变化率;响应于教师的手势类型、学生的手势类型以及对应的心率变化率发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方法,将学生的手势识别结果与心率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展开
一种纳米金刚石负载吲哚菁绿的方法及光热剂应用
发明/设计人:
曹郁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210762118.2
申请时间:
2022.06.30
公开号:
CN114931641A;CN114931641B
公开时间:
2022.08.23;2024.02.09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金刚石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刚石负载吲哚菁绿的方法及光热剂应用,所述纳米金刚石负载吲哚菁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化学法用乙二胺、丙二胺和氨水直接对氧化纳米金刚石进行胺化改性;并将三种胺化改性后的纳米金刚石分别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搭载吲哚菁绿,制备复合纳米粒子并测试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的负载率和分散性。本发明针对吲哚菁绿光热稳定性差以及纳米金刚石本身的光热效应微弱的问题,先对氧化爆轰纳米金刚石使用乙二胺、丙二胺和氨水三种胺化试剂进行胺化,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让胺化纳米金刚石直接负载吲哚菁绿,三次循环后其光热升温效果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在HepG2细胞中的细胞摄取率最高。
展开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学习风格识别方法及系统
发明/设计人:
张浩;刘三女牙;黄涛;戴志诚;周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111015213.8
申请时间:
2021.08.31
公开号:
CN113743495A;CN113743495B
公开时间:
2021.12.03;2024.02.1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学习风格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学习特征包括:学习者社会属性特征、学习资源特征、学习者行为链特征以及学习者专注度特征;基于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构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链空间;学习行为链空间用于描述学习者在每个时间点的学习行为,每个时间点学习行为包括:每个时间点学习何种学习资源和表现何种专注度;将学习者在每个时间点的学习行为按照时间顺序串接得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序列;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序列输入到训练好的引入注意力机制的GRU网络,以识别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引入注意力机制的GRU网络用于基于学习者行为序列识别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本发明实现学习风格的精准识别。
展开
基于多视角声图的深度学习目标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发明/设计人:
范越;张国平;张鹏;葛镜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720304.0
申请时间:
2023.12.14
公开号:
CN117437409A
公开时间:
2024.01.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声图的深度学习目标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目标在同一声呐的多视角观测下的多视角声图数据集;对所述多视角声图数据集进行样本增广,得到声呐图像训练样本;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及交叉熵代价函数,并利用所述声呐图像训练样本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得到多视角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所述多视角并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多视角声图数据集进行识别,得到待测目标的类别属性。本发明利用多个观测视角的声纳图像,能够为目标识别提供更加完整的特征信息,有利于目标的精细认知和识别。
展开
一种超景深显微图像的采集装置及其成像系统
发明/设计人:
周权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329970.1
申请时间:
2023.10.16
公开号:
CN117528201A
公开时间:
2024.02.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景深显微图像的采集装置及其成像系统;其中,装置包括摄像组件、推进组件和控制器,摄像组件包括全画幅单反相机、卡口转接环、增距延长管、带镜片转接环和显微镜物镜;卡口转接环的两端分别与全画幅单反相机和增距延长管可拆卸连接,带镜片转接环的两端分别与增距延长管的一端和所述显微镜物镜可拆卸连接;推进组件具有滑动部,滑动部用于带动摄像组件沿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拍摄方向移动;控制器与推进组件和全画幅单反相机电连接,用于同步控制滑动部和全画幅单反相机。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超景深立体显微镜所采集的景深图片的有效景深不足,使得使用成像系统还原生物的外观结构不清晰的问题。
展开
一种延时自降解型农药控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设计人:
肖旺;杨光富;程姣;朱日欣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351190.7
申请时间:
2023.10.18
公开号:
CN117617238A
公开时间:
2024.03.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延时自降解型农药控释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避光、碱性条件下以及醇溶剂存在下,将TiO<subgt;2</subgt;、缓冲层单体ATA、正硅酸乙酯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缓冲层包覆TiO<subgt;2</subgt;的复合材料;在溶剂I存在下,将缓冲层包覆TiO<subgt;2</subgt;的复合材料与模板剂进行第二混合,得到混合物II;在避光、碱性条件下,将混合物II与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进行第三混合,得到纳米载体;在避光条件下,将纳米载体与农药活性组分进行第四混合。该方法制得的农药控释剂能够实现农药的缓释,且具有延时自降解特性,在释药期结束后,未释放的残留农药能够被载体降解,在不影响药效的同时实现残留农药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
一种动态知识认知层级挖掘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
发明/设计人:
王志锋;斯雨婕;曾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296995.6
申请时间:
2023.10.09
公开号:
CN117349362A
公开时间:
2024.01.05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个性化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知识认知层级挖掘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采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与学习资源特征,生成基于学习者‑试题‑知识交互异构图;从学习者‑试题‑知识交互异构图中分别提取子图,引入图卷积神经网络,基于不同图结构对试题节点和知识点节点分别进行表示学习;构建基于门控的知识状态更新层,预测学习者下一时刻对试题和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构建基于线型神经网络的动态认知追踪层,根据学习者更新后的知识点掌握水平向量动态追踪学习者的认知层级;融合学习者对试题的掌握水平及对试题所考察知识点的掌握水平,预测下一时刻学习者的作答反应,并进行训练;应用训练后的参数预测学习者的学习知识状态。
展开
一种基于相位内插的高精度相位调节与测量系统及方法
发明/设计人:
陈凯;宋昕悦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111265419.6
申请时间:
2021.10.28
公开号:
CN114019857A;CN114019857B
公开时间:
2022.02.08;2024.03.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相位调节与测量系统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相位内插的高精度相位调节与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采样时钟产生模块:基于赛林斯FPGA内高速收发器的相位调节模块生成采样时钟fs;相位计数器:由生成的采样时钟fs控制的计数器,计数器的值代表相位值;被测通道:用于测量被测时钟的相位;本发明采用赛林斯FPGA内高速收发器中的相位内插模块,匀速高分辨率地调节其输出时钟相位,等效产生晃动小的新时钟。相比于采用片内普通锁相环PLL,该时钟抖动小约5倍。该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可接近1皮秒,相位测量精度可小于500飞秒。
展开
一种草酸改性铁炭材料的制备及稻田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发明/设计人:
艾智慧;张浩;周彪;管吴为;曾可航;...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307573.4
申请时间:
2023.10.10
公开号:
CN117599749A
公开时间:
2024.0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改性铁炭材料的制备及稻田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利用零价铁、生物炭、草酸球磨,即得草酸改性的铁炭材料原料;采用固化溶液与草酸改性的铁炭材料原料混匀后,使用造粒机进行造粒;随后经过干燥,制备所得成品,自然风干后即得到草酸改性铁炭材料。其应用是处理稻田污染排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草酸改性铁炭材料对环境友好,能有效修复去除稻田排水中的重金属镉、铜及氮磷等污染,实施起来灵活简便,并且能实现稻田排水的循环利用,有望为稻田污染排水的治理提供一种新可能。
展开
基于Transformer和Bi-LSTM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设计人:
肖克江;曾炫宇;邱家瑞;方烁;朱广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351746.2
申请时间:
2023.10.17
公开号:
CN117638860A
公开时间:
2024.03.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Transformer和Bi‑LSTM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针对电力负荷影响因素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来进行筛选对负荷影响最大的9个特征。同时针对电力负荷预测任务,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器,能够同时获取负荷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序列信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它能捕捉局部语义信息的同时,也能受益于更长的回溯窗口。通过对TrendModel的有效设计,可以实现多粒度的负荷序列信息建模,从而达到更好的电力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
一种使用无机铁盐合成碳化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
发明/设计人:
欧阳述昕;徐钰清;张铁锐;李媛;李睿哲;...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647714.7
申请时间:
2023.12.04
公开号:
CN117658139A
公开时间:
2024.0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费托合成反应领域,提供一种使用无机铁盐合成碳化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费托合成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碳化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机铁盐的水溶液和还原剂混合,形成纳米零价铁的粗产物,随后通过氢气还原,得到纳米零价铁颗粒,进一步使用液相碳化法制备碳化铁催化剂,作为费托合成反应的活性组分,表现出较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本发明使用无机铁盐代替羰基铁合成碳化铁催化剂,降低了近73%的合成成本而且对环境友好,有助于推动碳化铁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
一种应用于大范围水文干旱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设计人:
周杰;熊旭倩;郭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410075351.2
申请时间:
2024.01.18
公开号:
CN117610791A
公开时间:
2024.0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范围水文干旱监测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从权威机构网站获取全球长时序遥感地表动态水产品和流域划分产品;将目标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流域;分区统计,选择各流域在监测期中稳定的年内季节性覆盖像元,计算各流域的月度稳定季节性水体面积时间序列;重建各流域月度稳定季节性水体面积时间序列;将各流域当前稳定季节性水体面积同历史同期平均值的差异进行标准化计算,得到动态水体指数;制作水文干旱监测指数专题图。本发明提出的以子流域为监测对象,以稳定季节性水体为监测数据的监测指标构建方法,能够在连续的空间上进行水文干旱监测,该方法更易向区域乃至全球业务化监测应用推广。
展开
一种基于跨图协同建模的机器阅读理解方法
发明/设计人:
周光有;赵卓;谢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410050091.3
申请时间:
2024.01.11
公开号:
CN117764085A
公开时间:
2024.0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图协同建模的机器阅读理解方法,属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给定的上下文、问题和答案进行编码,获得新序列,将所述新序列输入到预训练语言模型中,获得输出向量;通过逻辑连接词和标点符号将所述输出向量进行划分,获得基本话语单元,基于所述基本话语单元构建逻辑图和语义图;对逻辑图和语义图进行自适应连接节点嵌入,获得逻辑图和语义图的最终表示,对所述逻辑图和语义图进行跨图知识传播分析,获得跨图知识传播分析结果,基于逻辑图和语义图的最终表示和跨图知识传播分析结果进行预测计算,获得每个答案的预测分数。本发明通过从语义或逻辑角度分析,能够从给定的上下文和多个候选答案中输出正确答案。
展开
荧光探针化合物作为可特异性识别细菌的荧光探针的应用
发明/设计人:
杨光富;杨文超;郭吴英正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210805279.5
申请时间:
2022.07.08
公开号:
CN117402609A
公开时间:
2024.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应用领域,公开了荧光探针化合物作为可特异性识别细菌的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将荧光探针化合物作为可特异性识别细菌的荧光探针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植物致病菌的原位可视化检测,大大提高细菌检测的效率,具有优秀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
一种课堂教学行为事件描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发明/设计人:
陈增照;李佳文;戴志诚;何秀玲;鲁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110939047.4
申请时间:
2021.08.16
公开号:
CN113743250A;CN113743250B
公开时间:
2021.12.03;2024.02.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课堂教学行为事件描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训练的课堂教学视频数据;利用语音活动检测技术,将待训练的课堂教学视频数据按照教师的话语划分成多个事件;利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对所有事件进行多模态识别,划分为多个维度下的子事件,根据子事件建立事件描述模型,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各项教学行为事件进行描述。本发明根据语音对课堂视频进行切割,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个事件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完整性;且通过提取不同事件之间的共性,建立统一描述所有事件的描述模型,不仅能完成对教师各项教学行为的描述,还能反映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使得事件不再是孤立的。
展开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发明/设计人:
杨光富;魏阁;朱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
CN202210806283.3
申请时间:
2022.07.08
公开号:
CN115160303A;CN115160303B
公开时间:
2022.10.11;2024.02.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对包括大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小麦褐锈病、蚕豆锈病中的至少一种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具有优异的防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