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协商:中国社区的协商系统模式与有效治理趋向——以天长市“11355”社区协商共治机制为例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行政论坛,2021年28(01):105-112 ISSN:1005-460X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wdkj&>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包容性协商;社区;协商民主;协商系统;有效治理
摘要:
包容性协商概念是从中西学术争论和中国实践困境中提出,并在已有五种理论源流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建构的。作为现代治理新理念的包容性协商扬弃了包容性民主和协商系统论,是在治理中由多元主体尤其是公众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平等表达方式参与协商以解决利益关联性问题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协商的主体、场所、实体、传播、决策、执行等要素和过程都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在社区协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的群众性表达方式和参与性治理方式。基于对全国第一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天长市"11355"社区协商共治机制的剖析发现,无论是"1+N+X"的协商组织架构,还是"五步五单"的协商议事流程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从国际上最新概括的协商系统六要素出发识别,其社区协商具有整体的包容性。包容性协商既是对西方相关民主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中国协商系统经验模式的概括;既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一些地方的城乡社区会产生协商共治和有效治理的局面,也将成为我国城乡社区有效治理的模式和趋势。
语种:
中文
展开
党领群议:协商系统中社区治理的引领式协商——以天长市“1+N+X”社区协商实验为例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中州学刊,2020年(10):75-82 ISSN:1003-0751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协商;政党;协商系统;社区治理;群众自治
摘要:
基于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作为治理手段的社区协商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权威性协商、行政式协商、引导式协商、包容性协商四种模式及具体形式概括还较难阐释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的社区协商。随着"带回"学研究的兴起,把国家带回社会、把决策带到社区、把组织带入行为、将政党带入协商、将政党带进框架、将政党带入社会等范式逐渐浮现。结合中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政党视角有必要带入群议分析范式。天长市社区"1+N+X"协商组织及其辅助的"六步六单"协商流程显示:中国城乡社区已经形成了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展现了社区协商系统的公共空间及其开放性、授权空间及其灵活性、传播及其连接性、问责制及其回应性、元协商及其组织性、决断力及其自主性等要素特征,既契合了国际上第四代协商民主最新理论标识的协商系统质量能力标准,也呈现了中国实践对国际理论的超越,是"真实性"协商。因此,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既为分析中国特色的社区协商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对话打开了新窗口。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要运用好社区协商抓手,探索完善本土特色的引领式协商。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际风险治理:分析范式、框架模型与方法策略——基于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视角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05):99-111 ISSN:1000-4777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风险治理;公共卫生;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
在风险常态中,风险治理水平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已然成为治理研究的新趋向。在系统性风险社会中,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国家和地方治理,需要强化风险治理观。国际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风险治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梳理发现:与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相关的分析范式主要有三种理论范式、五种方法范式和七种学科范式;相关的模式框架主要有RDTE理想型、RMDT信任性、ToR容忍性、PSEE包容性、IRGC系统性及其调适性风险治理模型;根据不同风险类型与战略目标形成了多种风险应对方法等。总体来看,国际理论方法对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或其他风险治理的启示借鉴主要有:一是参与和协商并重;二是沟通与回应并举;三是技术与政治并用;四是问责与激励并行;五是防控与经济并进。
语种:
中文
展开
优势治理的概念建构与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政府与农民有效衔接的视角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7):88-96 ISSN:1003-4145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治理;优势治理;政府;农民
摘要:
乡村振兴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性治理过程,不是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简单的乡村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治理的区域叠加,而是政府、农民等参与要素各显优势、有效衔接的优势治理过程。优势和治理虽各有概念谱系及相关理论,但没有形成基于实践提炼出来的二者融合的优势治理概念及其理论框架。通过建构的优势治理概念,解构了已有对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研究的理论总结,阐释了发达国家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模态,在借鉴国外乡村振兴路径的基础上得出了基本判断:第一,乡村振兴的优势治理,需要在共治共建共享理念统领下发挥各参与要素尤其是政府和农民的优势,进行有效组合,在相关建设领域或事项中,谁有优势就由谁占位补位,形成合力善治;第二,乡村振兴的优势治理,既要加强政府在法律法规、服务支持上的主导作用,更要让渡农民在生产合作、自我治理上的空间,放手农民成为治理主体,激发自身活力;第三,乡村振兴的优势治理,各参与要素的优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其优势会各异,操作实施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实情况现实辨别。
语种:
中文
展开
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基于政治学165种SSCI期刊的分析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03):79-91 ISSN:1000-4777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 430079;[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政治学;政治学研究;SSCI期刊;一流学科
摘要:
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进展是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一流的方向标,然而国内对借以了解其走向格局的政治学SSCI期刊知之不多。本文以2017年全球165种政治学SSCI期刊为样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其发展变化、学科优势、基本构成、影响位序、关注主题和办刊规律,呈现了国际上政治学研究的历史演变、发展进程、主要议题、关注领域、学科格局和未来走向。由此得出基本结论:第一,政治学研究具有以核心期刊为工具进行相关主题分析的传统,价值明显但样本数量偏少;第二,近代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及其期刊创办历史较长,130余年来高水平期刊快速发展且相比其他社会科学已具有一定优势;第三,国际上政治学研究的话语权在国家间是非均衡的,美国和英国占绝对主导;第四,政治学交叉学科研究趋势明显;第五,全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话题、传统议题与新兴主题层次分明。进而提出启示建议:第一,加快了解政治学研究SSCI期刊的发展;第二,抓紧创办或升级政治学研究英文期刊;第三,坚持期刊走出去与期刊引进来战略并重;第四,做好对国际期刊总体特点、个体差异及价值定位等的研判以做到有的放矢;第五,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一定要有国际视野,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语种:
中文
展开
亚正式控制(治理)理论:一个源于中国控制(治理)实践的探索
作者:
江山河;张大维;翟金鹏
期刊: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9年34(01):100-110 ISSN:1672-1020
作者机构:
1.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刑事司法系;2.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江山河] 韦恩州立大学
关键词:
亚正式控制;社会控制;社会治理;治理
摘要:
研究和提出以中国社会控制和治理为基础的控制或治理理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中国社会控制与治理的学者之使命。亚正式控制概念和亚正式控制的一般性理论是在长期观察及研究中西方特别是中美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亚正式控制存在的普遍性、亚正式控制产生或存在的原因、亚正式控制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探讨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亚正式控制结果的影响或预测因素(或变量)及其测量。
语种:
中文
展开
社区矫正公众认知与社区矫治体系建设
作者:
张大维;杨灿
期刊:
当代建设,2018年(2):60-65 ISSN:1006-0723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张大维; 杨灿]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社区矫正;公众认知;社区矫治;体系建设
摘要:
社区矫正执行15年来,我国社会行刑方式取得了长足发展。厘清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意、甄选信息并提出对策,更有利于完善社区矫治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对H省764位不同类型的对象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总体薄弱,但对轻微犯罪者抱有宽容的态度;对罪犯实施社区矫正的态度,大多数表示支持或者中立;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归因于社会公众个体差异及社会发展层面的考量;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和社区矫治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提升公众认知的基础上促使其广泛参与。
语种:
中文
展开
优势治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乡村振兴路径
作者:
张大维
期刊: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11):66-72 ISSN:1003-4145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乡村振兴;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治理;优势治理
摘要: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论的提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其规划指明了新的方向。从优势视角和纵横框架出发将政府和农民的角色和功能放入乡村振兴的整体性中考察,结合治理本源、时代意涵和类型演进等的分析,提出了优势治理概念。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看是在乡村建设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治理过程。乡村振兴中的优势治理,是要发挥和激活各参与要素的优势潜能和特色特长.尤其是要重新明晰作为两大核心要素的政府和农民的主攻方向和内在潜能,谁有优势就由谁来占位补位,达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通过解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优势治理部署,指出优势治理是新时代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涵在乡村建设中的有效手段,是理解乡村振兴中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论的重要工具,是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趋向,是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过程的新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地方经验到中央政策:地方政府政策试验的过程研究——基于“合规—有效”框架的分析
作者:
郑永君;张大维
期刊:
学术论坛,2016年39(6):40-43,130 ISSN:1004-4434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政策试验;合规有效;央地互动
摘要:
本研究区分了高位推动的政策测试和地方自主的改革创新两种不同类型的政策试验。利用"合规-有效"框架,文章对蕉岭县改革创新的村务监督制度从地方试验转变为中央政策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政策试验通过有效性的累积来提升其合规性,并经历了从"低合规性-低有效性"到"高合规性-高有效性"的动态过程。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策略化互动则依据政策试验的"有效性-合规性"变化而相应展演。
语种:
中文
展开
刑罚观与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基于湖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作者:
郑永君;张大维
期刊: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1):90-98 ISSN:1006-1509
作者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3. 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张大维; 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刑罚观;社区矫正;公众认同
摘要:
公众认同是社区矫正制度有效实施的社会心理基础.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受公众刑罚观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区矫正的公众认知范围较小,认知程度不深,参与状况不佳,但公众认同状况较好,59.8%的个案认同社区矫正.惩罚、公正、康复、文明、人本主义、刑罚成本、社区风险和政策倡导八种刑罚观念都显著影响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其影响机制是:越认同惩罚和公正的刑罚观越不认同社区矫正;越认同康复、文明和人本主义的刑罚观越认同社区矫正;刑罚成本和社区风险越低,政策倡导越多则越认同社区矫正.
语种:
中文
展开
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治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到权力的利益网络
作者:
郑永君;张大维
期刊:
学习与实践,2015年(02):91-98 ISSN:1004-0730
作者机构:
[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治理;权力的文化网络;权力的利益网络;转型
摘要:
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发生了从传统的"差序格局-伦理本位"到当下的"圈层格局-核心家庭本位"、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等转变。乡村结构表现为利益网络格局,而非简单的文化网络格局。乡村权力结构发生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到"权力的利益网络"的转型。乡村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转型,表现为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基础利益网络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软性嵌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德育教育的行动策略——基于武汉两所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实验
作者:
张大维;郑永君
期刊:
中州学刊,2015年(7):84-88 ISSN:1003-0751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软性嵌入;德育教育;行动策略
摘要:
学校社会工作和德育教育的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而在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专业化的优势。然而,当前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固有框架的两大组成部分,传统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校面临结构性的时空紧张,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面临缺乏介入时空的困境。所幸的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内容上的包容性特征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武汉两所学校的社工介入实验的研究,可以发现,软性嵌入是将社会工作引入学校以优化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介入策略,其基本逻辑是:第一,学校社会工作通过对德育教育的理念性和工具性框架借用形成初步介入空间;第二,介入空间经由学校、班主任和学生三大主体的合法性确认得以制度化;第三,学校社会工作对德育教育软性嵌入时要注重自身的主体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贫困风险约束: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发生机制——基于三个川北返乡农民工家庭的生计选择分析
作者:
张大维;郑永君
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54(5):39-45 ISSN:1000-5242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贫困风险约束;返乡农民工;创业;发生机制
摘要:
对返乡农民工的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创业行为的研究,是基于降低返乡农民工贫困风险的考量。在已建立的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贫困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还应构建贫困风险约束分析框架。用贫困风险约束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由于缺乏经济来源、家庭生计发展困难、习惯城市生活方式而难以适应农村生活等,同时,这也使他们面临着贫困风险。贫困风险成为一种约束力量促使返乡农民工家庭选择生计方式。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逻辑出发,返乡农民工应选择创业作为家庭生计方式。风险约束下的创业选择原则是投入少、见效快、技术含量较低、收益高。由此看来,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发生机制是贫困风险约束下的经济理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地方经验到中央政策:地方政府政策试验的过程研究——基于“合规—有效”框架的分析
作者:
郑永君;张大维
期刊:
法学,2009年39(12):23-27 ISSN:1000-4238
作者机构: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永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政策试验;合规有效;央地互动
摘要:
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必须生根于基层。法治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法治与地方的法制是相互联系的。观察法治,眼睛固然要向上,重视国家层面的各种措施;但更要向下,观察民间与基层利益博弈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地方、基层的法规与制度是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前提。国家的法律,必须通过每个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通过各种规则和制度在基层和地方的落实,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重视地方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法学》一直以探讨我国法律发展、法学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具体经验为己任。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目前也正在推进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本编辑部以"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笔谈,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