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汉学坛今文《春秋》内部公羊、谷梁两派势力的消长
作者:
韩维志;李华雍
期刊:
华中学术,2016年(02):83-90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韩维志; 李华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西汉;公羊学;谷梁学;消长
摘要:
西汉两百年的学术因为与时政的密切关联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学界成为学坛。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内部各派学说,为了取得统领优势地位,内斗激烈,战国诸子互斗争鸣的局面再次出现。本文研讨西汉儒学内部两大显学公羊学与谷梁学的势力消长,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认为自武帝确立儒学独尊的基本文化政策之后,虽然在宣帝时期取得了对公羊学一时的优胜,但事实是:公羊学作为西汉意识形态领域领导理论的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性的触动。整体而言,公羊学是西汉的主要统治学说。相对而言,谷梁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语种:
中文
展开
先秦谏诤文化传统对先秦文学谏诤主题的影响
作者:
李华雍
期刊:
社会科学家,2010年(04):153-155 ISSN:1002-3240
作者机构:
[李华雍]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
先秦文化;先秦文学;谏诤主题;影响
摘要:
在先秦文学中,对谏诤行为的关注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文学现象,是先秦时期的独特思想、文化的结晶,是上古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当时的作者对谏诤主题文学,与其说是视之为纯文学的,莫不如说是视之为政治性的。这种对文献文学性的漠视与歪曲,是由古史传说与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的政治设计共同的合力而造成的,它在先秦一经形成,就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根线索,成为准确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把钥匙,我们可称之为"文学的政治化",这是古代中国过度重视政治文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认为,只有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才能够真正理解包括谏诤主题文学在内的先秦文学。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析上古文学中家臣形象的历史演变轨迹
作者:
李华雍;韩维志
期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5(4):36-40 ISSN:1672-3600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韩维志; 李华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上古;文学;家臣;形象;演变
摘要:
分别从社会和文学角度切入分析,先秦文学中家臣形象演变的轨迹如次:就社会发展角度而言,春秋中前期的家臣通常是从一而终的,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的家臣则自由选择家主;就文学角度而言,随着叙事文学的艺术技巧日益成熟,文学作品中原有的家臣角色不断地被补充、重塑,家臣形象或是性格侧面增多,或是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家臣形象因此由单纯而递进到复杂,由肤浅的外形描画而演进为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先秦两汉叙事文本中家臣形象重塑的文学意义
作者:
李华雍;韩维志
期刊:
社会科学家,2009年(5):16-18+29 ISSN:1002-3240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韩维志; 李华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先秦两汉;叙事文本;家臣形象;重塑
摘要:
本文以晋卿赵氏家臣公孙杵臼、程婴与董安于形象的演变为考察范例,分析先秦与汉代叙事文本中家臣形象被重塑所遵循的文学轨迹:因叙事技巧日益成熟,文本中的家臣形象不断地被重塑,家臣形象或是性格侧面增多.或是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或是增添新的成员.家臣形象因此由单纯而递进到复杂,由肤浅的外形描画而演进为揭示形象的内心世界,这昭示了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和脉络.
语种:
中文
展开
比较分析关联细节与自由细节在先秦谏诤文学结构中的作用
作者:
韩维志;李华雍
期刊:
社会科学家,2008年(09):21-23 ISSN:1002-3240
作者机构:
[韩维志]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华雍]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
关联细节;自由细节;先秦谏诤文学;结构
摘要:
文章以关联细节与自由细节为楔入点,考察先秦谏诤文学中的两类情节设置在叙事文本结构中的作用.以国外文学理论来印证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拓深对古代作者创作初衷的理解.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