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本治理单元中的妇女参与:基于人类集团理论的分析
作者:
刘筱红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59(1):1-10 ISSN:1000-2456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基本治理单元;妇女参与;村庄治理
摘要:
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与农村基本治理单元是否相关又如何相关?对三个典型时段的农村基本治理单元进行历时性比较,以妇女口述史中得到的微观细节分析为补充,可发现被宏观叙事所遮蔽的事实。传统时期农村基本自然治理单元并不直接面对妇女,妇女既不参与村庄治理,也不直接受村庄单元的治理,其治权在家庭。作为基本行政单元的村民委员会,妇女干部在其治理架构中的"位置"是一个孤悬的存在,农村妇女对于治理空间超出其社会交往圈子和社会性需求的村委会缺乏感知和参与动机。与上述两个单元相较,新中国成立初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土地合作社是一个便于妇女参与的治理单元,自然村的规模比较合适她们的社会交往,形成同伴联结的政治活动空间,生产可以接受的地方性性别共识,产生认同的妇女精英;同时土地合作社对妇女参与具有功能上的需求。土地合作社治理单元与妇女参与村社治理的良好关联,对于破解当下村民自治中妇女参与不活跃的难题具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
传统村庄公共场域治理秩序中的性别排斥研究——基于漯河市农村妇女口述史调查
作者:
刘筱红;胡军帅
期刊: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02)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性别排斥;村庄治理秩序;公共场域
摘要:
村庄公共场域是村庄权力机构处理公共事务和村民日常互动交往的实体空间,传统村庄的公共场域,虽名为公共,却是有限的公共,一般只是对男性村民开放,对于女性是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限制与排斥,在这类公共空间,女性是作为"他者"存在,处于被拒绝参与的状态。本文作者和调研团队的合作伙伴深入农村,对多位亲历的老年受访者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以河南省漯河市农村妇女口述材料为基础,对传统村庄公共场域性别排斥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了解传统时期村庄公共场域性别排斥的状况及形成机制,以及这种性别排斥对当下村庄治理的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两种合理性框架中的国家行动: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七十年研究
作者:
刘筱红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9):4-14 ISSN:1004-2253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妇女参政;村庄治理;价值合理性;工具合理性
摘要: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从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走到当下的村民自治,一路风雨兼程。国家致力于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在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框架中不断地相互磨砺、相互补充、相互汇通,进行合乎理性的权衡和选择。虽然国家在某些阶段,工具合理性的选择更为优先,但男女平等的终极价值贯穿始终,"初心"始终未变。在两种行动合理性框架中分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国家支持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可以看到国家在面对和解决现代理性化社会的深刻矛盾时所走的"中国道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主持人语:用她们自己的语言说话——农村妇女口述史的价值
作者:
刘筱红
期刊: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02)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
<正>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普通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历史叙述的"缺席者"与"失语者"。许多农村妇女的经历、生活、情感等,较少被正统的历史资料记录和关注过,她们是被历史遗忘的边缘化群体。而口述史正试图将这些被忽视的普通妇女的经历、生活与情感挖掘出来,让她们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她们自己的语言来诉说历史。
语种:
中文
展开
将关爱平台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去
作者:
刘筱红
期刊:
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8):23 ISSN:1674-3857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关爱;振兴战略;农村留守老人;乡村;社会组织;老人问题;服务体系;三中全会
摘要: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平台务求“治理有效”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愈加严峻.为了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农村“三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决定.全国各地农村在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支持下相继建立起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活动平台和组织,如“留守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但各地留守老人关爱中心运行情况不一,有的地方存在“治理无效”“机构虚置”的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家庭养老的家国责任边界
作者:
钟曼丽;刘筱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8(2):86-93 ISSN:1009-9107
作者机构:
[钟曼丽]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国家养老责任;家庭养老责任;社会保障;责任边界
摘要: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法律责任方面明确了家庭的养老责任.双方边界的厘定和责任划分,既有助于理论上的贡献,也有助于农村家庭养老责任的落实.
语种:
中文
展开
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变化:制度系统性调适视角——基于湖北省多点口述史与鄂北冯村的研究
作者:
刘筱红;余成龙
期刊:
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1):63-81 ISSN:1004-2563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余成龙]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妇女;生育意愿;计划生育;集体化时期;制度视角
摘要:
文章根据湖北省多点口述史访谈与鄂北冯村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材料,旨在系统分析集体化时期(1962-1980年)农村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社会根源.研究揭示:中国人口生育率之所以能在集体化时期迅速下降,是当农村妇女出现明显节育意愿时计划生育政策顺势而为的结果.农村妇女源于个体生活实践对生育进行了归因,发现生育子女数量越多必然会导致生活愈艰辛.而造成生育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变革的非均衡性:集体化时期的生产及分配制度发生了变化,但再生产的制度及性别分工制度变革滞后,妇女在参与社会化劳动的同时还肩负着生育的艰辛.制度系统性调适不足使妇女缺乏缓解生育与生活紧张关系的渠道,最终导致传统生育文化与生存理性达成了妥协,其生育意愿是在满足至少一个男孩与最优家庭供养能力形成的区间.对当前的启示是,实现“二胎”政策目标需要通过配套制度设计来缓解人口再生产的压力,从而提高妇女的生育意愿.
语种:
中文
展开
被形塑的社会选择:儿童留守家庭决策的信息基础研究
作者:
刘筱红;余成龙
期刊:
天府新论,2018年(1):92-101 ISSN:1004-0633
作者机构:
[余成龙]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妇女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儿童留守;社会选择;信息基础;信息供给侧;阿玛蒂亚·森
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相当多数的家庭物质条件已大为好转,但仍坚持做出将儿童留守这个并非最 优的选择.阿玛蒂亚?森的信息基础理论对此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儿童留守从表面上看是家 庭的适应性偏好,但实际上是一种被形塑的社会选择.当下外出务工家庭持续将儿童留守农村, 在很大程度上受限或受影响于政府与社会持续供给的信息基础.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强力输入,而 其他更具包容性的信息基础如家庭价值、个人发展等无法获得外生性输入.信息基础的“纳入” 与“排除”机制,又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基础的内生性转化.信息基础的局限导致了社会选择的 “固化”.推动农村家庭做出适应性调整,关键在于信息供给侧改革,扩大家庭决策的信息基础, 使儿童回归家庭成为社会的必要选择.
语种:
中文
展开
被形塑的社会选择:儿童留守家庭决策的信息基础研究
作者:
刘筱红;余成龙
期刊:
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03):59-61 ISSN:2096-1979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正>引言对于外出务工家庭何时不再把儿童留守农村,学者以及实践部门的预设聚焦于家庭经济的迅速改善以及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但事实是,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儿童留守问题的速度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19元,2016年这一数据已上升至12363元,6年时间农民的收入翻了一倍多。农村家庭出现了适应性选择调整的最佳契机,但儿童依然被大规模留守。第二种方案
语种:
中文
展开
印度村社制传统的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研究
作者:
施远涛;刘筱红
期刊:
中国农村研究,2017年(01):171-190 ISSN:5161-3827
作者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施远涛] 浙江理工大学
关键词:
村社制;乡村治理;本源型传统
摘要:
村社制作为印度农村社会的本源型传统之一,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与沉积后所形成的制度因子犹如人体的基因一般,生长于农村社会的制度传统中,构成了印度现代农村社会制度的"底色"以及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马克思将印度"村社制"置于其博大的东方社会理论体系中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学界正确认识村社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要更准确认识印度村社制的内涵,还需"逆流而上",溯其源头。通过探究印度村社制的起源、历史变迁及其在变迁中对印度乡村治理原型的塑造以及对乡村治理转型的影响与推动,厘清同为东方大国的印度与中国农村社会本源型传统间的差异,进而来反观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及其治理转型的现实与未来。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与治理研究
作者:
刘筱红;全芳
期刊:
Huazhong Shifan Daxue Xuebao (Renwen Sheke Ban),2017年56(5):11-18 ISSN:1000-2456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全芳]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留守家庭离散;自由的建构性;自由的工具性;可行能力剥夺;赋能
摘要:
以家庭离散作为研究留守问题的切入点,以"赋能"作为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的路径是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创新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思想,从两个层面构建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分析框架,以此探讨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在自由的建构性层面,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的城乡发展政策突出功利主义导向,农村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单元得到伸展,作为一个安居乐业、情感陪伴、家庭教育的载体,则受到排斥甚至伤害;在自由的工具性层面,农村离散家庭面临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的可行能力贫乏,农民举家进城及留村安居的自由选择能力不足。治理留守家庭离散问题应该从可行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考虑扶助政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主持人语:性别正义的信息基础:农村妇女口述史的意义
作者:
刘筱红
期刊:
中国农村研究,2017年(02):3-4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
<正>性别平等属于正义的价值范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总结,正义的形式特征是“相同的人相同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如何判断“相同”与“不同”的人的实质性差异,阿玛蒂亚·森提供了“信息基础”作为解释和分析的框架。以信息基础为手段,进行信息选择——纳入或排除,作出理论支持或实践决策。信息基础对各种正义理论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这一信息基础又是建立在历史、现实信息的分析与解释之上。
语种:
中文
展开
真问题与建设性矛盾:儿童留守的政策问题研究
作者:
刘筱红;柳发根
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1):89-94 ISSN:1006-0863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村妇女研究中心;[柳发根]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儿童留守;关爱服务
摘要:
贵州毕节连续发生的两起留守儿童死亡事件,以沉重的事实质疑了当下留守儿童问题及关爱政策的有效性。运用新的理论工具重新审视问题,建构更有效的政策,是势之所必须。首先,根据芙丽特的寻找"真问题"思路,辨析留守儿童作为"问题"进入政策问题的问题,重新建构儿童留守的政策问题;其次,运用芙丽特的"建设性的矛盾理论"分析留守儿童关爱政策的误区,破解政策的矛盾症结所在,寻求建设性的政策支点;其三,用芙丽特"多赢"的思路,着眼于儿童留守的社会政策的完善,解决儿童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构建"支持家庭"的"融合统一体",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留守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
真问题与建设性矛盾:儿童留守的政策问题研究
作者:
刘筱红;柳发根
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2):137-138 ISSN:1000-4246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儿童问题;政策问题;真问题;矛盾;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爱”;建章立制
摘要:
一、寻找政策的真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抑或儿童留守的问题 (一)一个政策伪问题:留守儿童。五个儿童因垃圾箱取暖而死亡的“毕节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积极和细致的。毕节当地政府采取的既有全国通行的建章立制、档案管理、部门帮扶、结对帮扶、代管认领、代理妈妈、心理咨询、送温暖、捐物资等办法,又有其创新的方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
作者:
刘筱红;张琳
期刊:
中州学刊,2013年(4):82-87 ISSN:1003-0751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张琳]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跨域治理;区域扶贫;地方政府合作
摘要:
集中力量对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需要突破当前扶贫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调整政策安排以满足区域性扶贫治理的现实需求.基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资源规模化、扶贫对象精准化、公共服务统筹化的需求以及区域扶贫的制度变迁,对连片特困地区进行跨域治理制度设计,必须要对其制度内涵和效率价值进行分析,从组织耦合、规划整合、运作流程、执行保障四个维度来创新区域扶贫跨域治理的构建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个案
作者:
刘筱红;吴治平
期刊:
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1):15-20 ISSN:1004-2563
作者机构: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吴治平]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妇女;村委会选举;政治营销;竞选策略
摘要:
2008年中国2/3的省将开展新一轮的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能否顺利进入村庄权力结构,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同时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竞选策略也非常重要。本文以湖北随州市选举调研为基础,阐述了在农村初级政治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妇女在村委会竞选中运用营销策略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以及存在的认识误区;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了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策略,为妇女参与即将到来的下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竞选提供帮助。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