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Locked-Down Colleges
作者:
Li, Xueyan;Fu, Ping
*(符平);Fan, Changyu;Zhu, Miao;Li, Min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年18(2):1-12 ISSN:1661-7827
作者机构:
[Fu, Ping; Li, Min; Li, Xueyan; Zhu, Miao; Fan, Changyu] Cent China Normal Univ, Sch Sociol, Wuhan 430079,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Fu, Ping] C;Cent China Normal Univ, Sch Sociol, Wuhan 430079,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COVID-19;higher education;mental health;psychology;student;symptom;university sector;viral disease;adverse event;Article;China;college student;comparative study;controlled study;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ross-sectional study;evidence based medicine;female;harassment;health impact assessment;health survey;human;lockdown;male;mental disease assessment;mental health;mental health service;online system;pandemic;physiological stress;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revalence;risk factor;social alienation;mental stress;pandemic;psychology;student;university;China;Hubei;Wuhan;China;COVID-19;Female;Humans;Male;Mental Health;Pandemics;Stress, Psychological;Students;Universities
摘要: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locked-down colleges remains obscur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COVID-19 on Wuhan college students,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particular, so as to inform evidence-based strategy development to ameliorate such adverse impacts. 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26 to 29 April 2020, and 4355 students enrolled in Wuh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articipat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via the Impact of Event-Scale-Revised was assessed. COVID-19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ed older male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living in Wuhan.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PTSD was 16.3%. The three-level socio-interpersonal model of PTSD was empirically validated, and college students faced individual level risks such as infection with COVID-19, close relationship level risks such as family support (infection suspicion of family members, the loss of loved ones, and the family income decrease) and online course difficulties (little interaction, disturb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difficulty in adaption), and distant level risks such as excessive coll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estrangement of family relatives, and harassment and insult from stranger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severity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COVID-19.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ducing PTSD should be provided. Students who have lost loved ones and suffered family financial loss should be given particular care. © 2021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MDPI, Basel, Switzerland.
语种:
英文
展开
Who Got Infected with COVID-19? A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Wuhan (China)
作者:
Fan, Changyu;Li, Min;Li, Xueyan;Zhu, Miao;Fu, Ping
*(符平)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年18(5):1-15 ISSN:1661-7827
作者机构:
[Fu, Ping; Li, Min; Li, Xueyan; Zhu, Miao; Fan, Changyu] Cent China Normal Univ, Sch Sociol, 152 Luoyu Ave, Wuhan 430079,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Fu, Ping] C;Cent China Normal Univ, Sch Sociol, 152 Luoyu Ave, Wuhan 430079,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COVID-19;disease spread;health risk;higher education;infectious disease;population density;student;adult;age;Article;asymptomatic infection;China;college;college student;coronavirus disease 2019;disease severity;environmental factor;epidemic;female;gender;health education;health survey;human;infection risk;major clinical study;male;population density;residential area;sample size;virus transmission;winter;epidemiology;questionnaire;student;China;Hubei;Wuhan;China;COVID-19;Humans;SARS-CoV-2;Students;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摘要:
College students represent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who frequently travel across regions, which increased their risk of infection and exacerbated the risk of COVID-19 spread throughout China. This study uses survey data from the end of April 2020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COVID-19-infected cases, the group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llege students in Wuhan. The sample size was made up 4355 participants, including 70 COVID-19-infected students. We found that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early 2020, college students in Wuhan were primarily infected during off-campus events after winter break or infected in their hometowns after leaving Wuhan; the percentag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severe cases was relatively low, and most had mild cases; however, a large proportion of asymptomatic cases may exis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and place of residence;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number of faculty and students on campu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fection of students did not occur at random, thus strengthening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and campus management can help curb the spread of COVID-19 among students. © 2021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MDPI, Basel, Switzerland.
语种:
英文
展开
中国经济社会学40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5):127-12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经济社会学;对社会的影响;经验背景;经济基础;分支学科
摘要:
一经济社会学是将经济现象视为社会结构和历史经验背景下的一种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其加以研究的社会学重要分支学科,是当今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前景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一。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关切是经济的演化与运作:其一是经济现象的社会基础,即社会对经济的影响;其二是社会现象的经济基础,即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因此,经济社会学是架接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学问。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层政商关系模式及其演变:一个理论框架
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1):194-203 ISSN:1000-114X
作者机构:
[符平; 李敏]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基层政商关系;地方政府;企业;制度化合作
摘要:
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基于政商的互动行为属性与政府或官员的行为目标,将基层政商关系模式区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即非制度化合作关系、制度化合作关系、非制度化交易关系与制度化交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占主导地位的政商关系模式因宏观制度环境变迁而发生动态演变的一个理论框架.不同形态的政商关系模式在基层社会同时存在,占主导地位的政商关系模式则会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转化.基层政商关系在现实中的实践逻辑不只是一种关系模式的建构和运作,更是一套关于国家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操演.基于法治准则和市场经济规则促进政商进行制度化合作是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实现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前提条件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经济社会学40年:传统、当下与未来
期刊:
江海学刊,2019年(6):96-103 ISSN:1000-856X
作者机构:
[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杨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学;经济与社会
摘要:
作为架接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学问,经济社会学是当今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前景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一。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虽然深受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经济社会学复兴的影响,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学家便已奠定对经济展开社会学分析的传统。当代学者并不是以赓续理论传统而是以转换学术范式的方式接续了早期中国社会学的传统。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学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时期、90年代的兴起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提升时期,涌现出一批经验为本、理论导向的高质量成果,彰显了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经济社会学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经济学与社会学实现互融发展的纽带,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平台经济模式的发展与合法性建构——以武汉市网约车为例
期刊:
社会科学,2019年(1):76-87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符平; 李敏]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平台经济模式;出租车市场;网约车平台;合法性
摘要:
新兴平台经济模式的出现重构了传统市场的交易机会、利润来源及分配格局,挑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运营模式和治理机制.基于合法性视角对武汉市网约车市场进行考察,探讨新模式如何从出租车市场固有的制度模式和利益藩篱中发展起来的路径,可以发现:网约车平台通过建构基于用户体验的认知合法性和"补贴换市场"战略迅速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也因对原有市场秩序和运作机制的破坏而遭遇旧市场主体抵制,并面临管制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危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虽然承认了网约车的合法市场地位,但严苛设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平台经济模式的兴起本质上是过剩资本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进行逐利的新途径,借助"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需以市场优化和增加全社会福祉为目标来寻求多样化的创新性治理模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学院办大学”:理想类型与现实境遇
期刊: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12):59-66 ISSN:1672-403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衡水学院财务处;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校办院;院办校
摘要:
近年来,"学院办大学"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文章探讨了"院办枝"与"校办院"两种理想类型的差异.并分析了改革的现实境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院办校"模式这一目标较为明确的转向改革进展缓慢,仍处于艰难探索的阶段.在高校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目的论"的改革取向并不可取.各高枝独具特色的历史渊源、办学传统、大学品格和精神气质,或为探索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营造不同的管理文化提供了可能性.而无论何种管理模式,关键在于其是否真正有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语种:
中文
展开
网约车经营模式的传统回归:一个市场控制观的视角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6):15-24 ISSN:1004-2253
作者机构:
[符平; 李敏]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网约车;经营模式;市场控制观;出租车市场
摘要:
网约车虽以一种创新的市场实践面貌兴起,但后来并未带来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治理机制变革,反而复制了巡游车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治理机制。发源于不同技术环境的网约车与巡游车,其经营模式和治理结构由"殊途"走向"同归",是政府基于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的逻辑参与市场治理从而塑造市场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力量是具有风险可预见性、成本可控性等特征并受政府支配的传统市场控制观。传统的市场控制观本身构成了应对当前市场治理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其制度化的规制政策和治理逻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形塑力,且网约车平台企业在建构新型控制观失利的背景下,回归传统模式降低了其市场风险,进而使出租车市场治理体现出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
语种:
中文
展开
市场体制与产业优势——农业产业化地区差异形成的社会学研究
期刊:
社会学研究,2018年33(1):169-193 ISSN:1002-5936
作者机构:
[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市场体制;产业优势;地方政府
摘要:
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处于相同宏观制度环境的地区,虽具有相似的自然资源禀赋且采取同样的产业组织形式,却在发展结果上大相径庭。市场体制视角关注政府与其他市场行动者联结的关系模式及其影响,强调其多样性特征,有助于揭示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机制。基于此视角对汀市与汉市小龙虾产业的比较分析表明,政府产业发展战略与会意机制的相互配合导致了同一产业领域市场体制的地方差异。不同的市场体制则通过建构出明显不同的产业组织过程、市场结构、政策利用机会和创新能力强有力地塑造了地方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固化并拉大了产业发展的地区间差异。产业发展中市场体制的效用发挥具有若干前提条件,在研究和实践中都应对此予以重视。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业产业化地区差异形成的社会学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5):134-135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社会学研究;21世纪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从传统经济转为现代产业的重要途径.刚迈入21世纪,中央便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近十多年来,此项政策在中央和国家部委的重要文件中一再得到强调.>>详细
语种:
中文
展开
创新网络、创新平台与特色农业发展——汀市小龙虾产业个案分析
期刊:
求索,2017年(10):99-107 ISSN:1001-490X
作者机构:
[符平; 高博]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创新网络;创新平台;小龙虾产业;产业链;三产融合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创新网络和创新平台则是创新行为产生、农业提档升级的重要载体。湖北省汀市小龙虾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创新驱动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创新行为以地方政府编织的关系网络为依托,早期非正式的创新网络经由政府的因势利导,逐渐被打造为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基于网络的创新从而得以制度化的形式稳固下来。相较于创新网络,创新平台更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衔接国家政策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网络与创新平台保障了特色农业持续的创新行为并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而地方政府在创新网络和平台建构中扮演的桥梁角色至关重要。
语种:
中文
展开
获得感、政治信任与农民工的权益表达倾向
期刊:
社会科学,2017年(11):67-79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唐有财]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获得感;政治信任;权益表达倾向
摘要:
在农民工权益表达多元化的背景下,何种机制影响他们的权益表达选择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以政治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农民工获得感与其权益表达倾向选择的分析框架下,本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获得感对他们最终所选择的权益表达倾向具有重要影响.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的获得感有助于农民工更倾向采取体制内权益表达方式,来自私人关系网络支持的获得感则对农民工倾向采取体制内权益表达方式起到抑制作用,并促使他们选择体制外方式.来自政府支持的获得感通过提升农民工的政治信任而降低了其采取体制外权益表达方式的可能性.基于上述研究发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应以农民工为本位,及时回应他们的诉求,通过提升他们的获得感来引导其权益表达方式的正确选择.
语种:
中文
展开
商品价格形成的文化路径——以红星牌宣纸的价格现象为例
期刊:
学术研究,2016年6(6):56-62 ISSN:1000-7326
作者机构:
[符平; 董沁烨]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价格;市场交易;文化;锚定效应
摘要:
在市场社会学的价格研究中,文化是被忽视的重要视角。文化视角带回价格研究,可行进路之一是分析文化的策略、倾向和偏好进入市场过程后如何塑造商品价格。以红星牌宣纸为例,生产商通过强调生产工艺的文化传承、赋予商品以地域文化色彩、创造纪念产品的历史关联、营造地位匹配和区隔满足的消费对象锚定策略等,使宣纸除了具备普通商品的经济价值之外还彰显出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这些文化策略成功地形塑了目标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从而使商品在市场上实现高价交易得以可能。商品价值越脱离于纯粹的功能满足,商品价格便越取决于由市场所建构的符号、文化和象征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际市场中的一体化逻辑与分割逻辑
期刊:
江海学刊,2016年(2):116-121 ISSN:1000-856X
作者机构:
[符平; 赵昂]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国际市场;一体化逻辑;分割逻辑;中国企业
摘要:
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经济理性冲破传统约束的一体化建构过程,意味着商品、劳动力、资本和生产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文化和语言、民族国家边界等诸多因素的桎梏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迈向的是一种新的市场经济秩序。在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建构过程中,分割逻辑与一体化逻辑的共存和张力始终影响着市场的建构过程和企业的发展状况,这对逻辑是透析国际市场复杂运作机理的一种视角。借助于对国家与市场关系、市场制度及其规则的生成、市场竞争及跨国公司行为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两种不同逻辑的互动关系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识别国际市场的不同情形,是中国企业认清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拓展市场空间的前提。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民工的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行为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6):109-118 ISSN:1000-7881
作者机构:
[唐有财]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工;个体性抗争;集体性抗争
摘要:
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是农民工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两种基本形式。文章在描述农民工抗争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环境、工厂管理体制和农民工内部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抗争行为的组织和社会基础。结果发现,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缺少工作保护是激发工人集体性抗争的重要原因;在工厂管理体制上,经常拖欠工资、车间冲突容易导致农民工的各种抗争;工厂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虽然对集体性抗争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性抗争;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紧密关系虽然对集体性抗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他们形成消极性抗争和个体性抗争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尊重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和人的基本权利,将"人本关怀"植入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农民工的各种抗争行为,并真正通过建构和谐生产关系来实现工厂绩效的提高。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反贫困:互助资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1):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波兰尼;资金互助社;村级发展;发展阶段;实施对象;发展型社会;制度功能;赵昂;社会学视角;社会政策
摘要:
<正>经济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可能性。根据卡尔·波兰尼的理论,大体可分为互惠、再分配和交换三种主要形式。从波兰尼的理论来看,国家对于农村的扶贫,主要采取的是再分配的途径。而农村的资金互助社,尽管有国家的支持在其中,但实际上应当属于互惠和交换相结合的一种混合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互惠的相互义务关系机制和交换的价格机制,如果配套的制度设计较为完善,便能成为国家"扶持之手"以外的有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学的成就与挑战
期刊:
社会科学,2015年(11):91-102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市场;公司;产权;经济组织治理
摘要:
中国的经济社会学迄今经历了两个15年的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社会学在学科的制度化发展上获得实质性突破,尤其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更大成就.一方面,对国外理论进行了反思性借鉴,学者们对于理性选择、嵌入性和社会资本等重要理论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对经济社会学中一些古典议题和方法论也进行了再研究;另一方面,经验研究的主题大为拓展,问题意识和规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在市场与公司、政府与市场/产业关系、产权与经济组织治理等主要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经济社会学在进步的同时也潜藏着深刻的学科地位危机和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面向时代提出大问题、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业已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各领域的若干重要经济制度、经济现象和经济群体研究不够;在研究路径上结构分析和实证主义居于主流,缺乏综合视野特别是文化、意义视角的关照,且较少关注经济影响和建构社会的反向过程.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的地位危机及其化解——以鞋企抗辩欧盟“反倾销”为个案
期刊:
社会学研究,2015年30(1):114-139 ISSN:1002-5936
作者机构:
[段新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国际市场;市场地位;市场治理;认知堕距;行动者网络
摘要:
本文建构了一个分析国际市场上外来企业地位危机及其化解机制的理论框架,以中国鞋企抗辩欧盟“反倾销”为个案,探讨了中国鞋企在欧盟市场发生地位危机的缘由及化解危机的条件和机制.市场的规范性同构机制与规制机构的治理行动使中国鞋企陷入了地位危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的认知堕距使大多数鞋企选择了消极应对策略.奥康较早革新了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在抗辩过程中充分利用行动者—网络向更高层的市场规制机构积极述行自身经济实践的制度合法性,最终重塑了规制机构的判定.在跨文化交易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克服对新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文化的认知堕距,实现企业经营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是建立和稳固市场地位的前提条件.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方市场发展中的适应型政府——中山市个案分析
期刊:
人文杂志,2014年(2):102-109 ISSN:0447-662X
作者机构:
[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地方市场;适应型政府;扶持之手
摘要:
适应型政府在地方市场发展中扮演“扶持之手”角色,其行为逻辑是顺势而为、提供制度上的激励结构,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这意味着适应型政府既不会完全遵从所谓的“自由市场”逻辑,也不会过度或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而是努力为市场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协调机制.在中山市个案中,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调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在不同层面和领域的改革举措和制度供给,为企业家成长、市场发展塑造了总体上有效率的激励结构.适应型政府的扶持之手是企业家、地方资源、区位优势和资本积累等要素发挥更大效力的重要条件.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
期刊:
人口与经济,2013年(5):89-97 ISSN:1000-4149
作者机构:
[王超恩]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符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职业分层
摘要:
基于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文章在揭示农民工职业流动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职业分层和代际差异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对其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从事中端职业的农民工职业流动性最强,且其向上流动的动机也最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整体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尤以20-23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最为活跃,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频率呈现出倒U型流动轨迹的特征。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越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越高、职业流动性越弱,而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职业技术的提高。文章最后结合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