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早期中国钢琴教育家群体的师承学脉及谱系特征(上)
作者:
凌俐
期刊:
钢琴艺术,2024年(03):21-26 ISSN:1006-9844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正>20世纪初,随着西方专业的钢琴艺术家进入中国的音乐艺术领域,他们的创作、演奏和教学影响并推动了中国音乐事业的迅速发展,西方钢琴艺术学脉由此进入近代中国的音乐文化语境,开启了“基因传承”的演化旅程,生发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钢琴艺术谱系。回顾20世纪早期中国钢琴教育家群体,厘清中国钢琴学脉的渊源,追踪西方钢琴艺术学脉经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传承,演变形成的新的师承脉络,探究这些脉络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中国近代音乐史时空结构中形成的谱系特征,不仅是中国钢琴艺术谱系演化历程与渊源研究的重要基础,更是解决中国钢琴艺术的源起与传统的形成、
语种:
中文
展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研究
作者:
许锋华;卢嘉琪
期刊:
中国音乐教育,2024年(04):42-48 ISSN:1003-1138
作者机构:
[许锋华]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卢嘉琪]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呈现特征;融入机理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教材是当前各学科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高中音乐教材因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有音乐符号等独特优势,已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基点,探寻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分析发现,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主要依托共有音乐文化符号唤醒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基于音乐学科规律和课程标准有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全方位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反思当前音乐教学实践,应注重寻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点,多方面拓展课程资源的获取渠道,灵活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教学内容,以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全面互融、高效互促。
语种:
中文
展开
龚晓婷钢琴作品创作特征探析
作者:
陈艺文;胡佳璇
期刊:
当代音乐,2024年(04):103-105 ISSN:1007-2233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 430079);[陈艺文; 胡佳璇]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龚晓婷;钢琴;《淡彩五帧》;《赋格三首》
摘要:
龚晓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她的音乐作品具有"诗意化""写意化"的艺术特征,兼具了艺术性与鉴赏性.本文将以龚晓婷的钢琴音乐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龚晓婷的艺术经历、音乐理念等,提炼其钢琴创作的重要特征,并围绕三套钢琴作品《即兴曲六首——望舒诗选》《淡彩五帧》《赋格三首》展开阐述.
语种:
中文
展开
赵如兰与杨荫浏关于《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国音乐”词条往来通信辑释
作者:
宫宏宇
期刊:
音乐探索,2024年(02):79-84+145 ISSN:1004-2172
作者机构:
[宫宏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宫宏宇]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杨荫浏;赵如兰;《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国音乐"词条
摘要: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第六版)于1980年问世以后,其中的"中国音乐"一条释文引起了海内外音乐学界很多学者的注意.但不为人知的是,杨荫浏先生是最早与赵如兰就此词条交换意见的史家.在1981年3月11日致赵如兰的长篇回信中,杨荫浏对《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国音乐"词条表明了自己的意见.此信未见《杨荫浏全集》等书收录,应当是杨先生的一通佚函,故摘要介绍,并酌加背景简释.
语种:
中文
展开
《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曲调选》中的语义网络分析与研究
作者:
林欢雨;谢若涵;陈舒雯
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4):223-225 ISSN:1007-419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谢若涵; 陈舒雯] 厦门大学;[林欢雨]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语义网络分析;漳州布袋木偶戏;唱词;闽南语
摘要:
语义网络分析方法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建立可视化文本分析的数据组织方式。漳州布袋木偶戏因其出色的雕刻与表演闻名,却鲜少有人对其剧本唱词进行量化整理。以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曲调选中的唱词念白为样本进行研究,能够为漳州人民剧本主题偏...展开更多 语义网络分析方法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建立可视化文本分析的数据组织方式。漳州布袋木偶戏因其出色的雕刻与表演闻名,却鲜少有人对其剧本唱词进行量化整理。以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曲调选中的唱词念白为样本进行研究,能够为漳州人民剧本主题偏好做出合理的推论,进一步为木偶戏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情感共生:小学音乐与美术欣赏课程的融合共生模式探究
作者:
张业茂;应乐
期刊:
中国音乐教育,2024年(03):5-11 ISSN:1003-113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应乐; 张业茂]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音乐;美术;课程融合;共生模式;情感
摘要:
将共生理论运用到艺术课程中,建构音乐与美术课程融合的共生体系,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共生模式。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课程和美育学科载体,能够生成一条信息交互通道,产生教学互补的情感共生能量。然而,目前小学音乐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共生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无论是寄生共生还是偏利共生模式,都属于双边单向的能量传递类型,不利于音乐与美术课程的共同发展。基于优化的共生理论,音乐与美术课程融合的应然模式为互惠共生,包括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与美术欣赏课程融合的共生体系构建、共生模式及存在问题,并在优化的共生模式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共生的方法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中国近代民众音乐教育
作者:
汪鹏宇
期刊:
中国音乐教育,2024年(1):78-83 ISSN:1003-113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鹏宇]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近代音乐教育;民众音乐教育;民众教育
摘要:
中国近代民众音乐教育即中国近代面向民众的音乐教育,其中包含教育对象(即民众)和教育内容(即音乐教育)两个方面.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民众音乐教育多用于塑造"新民"和提高国民审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民众音乐教育则成为唤醒民众抗战意识的精神教育.本文以"题解—回顾—反思"为主线阐释民众音乐教育之含义,梳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众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反思与价值定位.
语种:
中文
展开
赵元任学科融合导向思维在其音乐领域的渗透纵览
作者:
杨玫
期刊:
当代音乐,2024年(9):190-192 ISSN:1007-2233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 430070);[杨玫]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学科融合;赵元任;音乐实验;结构主义;汉语言学
摘要:
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学科融合成为各类学科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的必然路径.本文将赵元任音乐成就视为学科融合的产物,对其音乐论文和音乐作品从思维模式、指导思想、创作依据等方面进行概览分析,以期为音乐学科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红色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研究
作者:
孙叶青;涂波
期刊:
中国音乐剧,2024年(01):156-160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我国各个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都采用了一定比例的红色音乐,在课程教学中关注这些红色音乐的思政内涵,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体系下打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文章从具体课例入手,根据音乐学科特点挖掘、提炼教材中红色音乐的思政元素,运用目标引领、音乐主线、实践体验、课程综合、课内外协调等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探索课程与思政有机结合的方法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红色音乐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语种:
中文
展开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创新性发展——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望
作者:
黄永林;汪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47(2):37-43 ISSN:1673-1395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汪瑶; 黄永林]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发展;2023年工作盘点
摘要:
2023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完...展开更多 2023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完善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名录、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传播推广、传承体验设施、数字化保护和工作队伍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水平。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融合、引入多元的现代传播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传播,各地区域性、专题性活动持续开展,让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发布非遗数字化保护系列行业标准,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以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为契机,从不同角度总结、阐发非遗保护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有力推动了中国非遗话语体系构建。落实非遗教育国策,大力加强非遗人才培养,继续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积极开展非遗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加强非遗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强非遗国际交流,展示中国非遗文化魅力,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杨荫浏晚年与海外中国音乐研究者的交往互动
作者:
宫宏宇
期刊:
中国音乐学,2024年CSSCIAMI(02):12-24 ISSN:1003-0042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杨荫浏先生晚年与赵如兰通信四余年,两人谈论家常、论书析理、谈人说事。这些不为人知的信件展示了两位音乐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密切往来和学术关怀,其中涉及不少对历史和学人的评判,透露出杨先生晚年的真实思想心态。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编漳州锦歌四空仔研究
作者:
林欢雨
期刊:
音乐天地,2024年(2):39-43 ISSN:1003-4218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林欢雨]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
引 言
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于唐宋,形成于明清,结合了闽南地方音乐及南词、南音等音乐的特点.作为闽南语系中以漳州腔调演唱的民间说唱曲艺,漳州锦歌的唱腔音乐融合了历史上流传在漳州地区的乡音、词曲、俗谣,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过俚歌、弦歌、乡音、锦曲、歌仔等不同称呼.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作者:
陈永
期刊:
音乐艺术,2024年CSSCIAMI(1):95-104 ISSN:1000-4270
作者机构:
[陈永]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430042)
关键词:
中古音乐史;乐伎与伎乐;映像;新感受力;书评
摘要:
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夏滟洲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展开更多 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夏滟洲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文化区域等历史事项,置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互的学术场域,集中研究中古音乐的主体—伎乐与乐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质,构建了中国中古音乐新的“历史映像”,显示出有别于同类研究的“新感受力”和学术张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科学使用教材掌握小提琴基本技巧——以《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为例
作者:
王凯平;刘链
期刊:
艺术教育,2024年(02):119-122 ISSN:1002-8900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是德国作曲家开塞创作的一本经典的小提琴练习教材。其中36首练习曲按照演奏技能的发展可细分为三册,文章从三册之中各挑取数首在教学和练习中容易忽略的练习曲,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学习者如何科学使用教材;掌握小提琴演奏基本技巧,以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音乐启蒙与生意:《新少年》杂志中“音乐故事”专栏的音乐社会学研究
作者:
张陈爽子
期刊:
艺术研究,2024年(03):97-99 ISSN:1673-0321
作者机构:
[张陈爽子]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音乐启蒙;生意;《新少年》;丰子恺
摘要:
《新少年》杂志由开明书局于1936年出版发行,是近代重要的一本综合性教育科普类杂志。其中由丰子恺主编的“音乐故事”专栏于1937年设立,该栏以讲故事的手法为高小、初中一二年级及乐于音乐的读者提供音乐启蒙空间,在文本内容、文本框架、编排思路中却窥见“音乐启蒙”的另一面是“生意”。本文以微观史学的证据范式,从生产、传播、接受三个方面构建“音乐故事”专栏中音乐启蒙思想的社会综合运动的历史“景观”,探寻“音乐故事”栏目诞生之时“艺术场”与“生意场”的关系。以助立体化审视“音乐启蒙”“生意”的内在张力,为音乐出版物研究寻求音乐社会学诠释。
语种:
中文
展开
“乐有所思 意有所指”——评王炳社《中国音乐隐喻史》
作者:
汪鹏宇
期刊:
黄河之声,2023年(06):170-173 ISSN:1004-6127
作者机构:
[汪鹏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王炳社;《中国音乐隐喻史》;中国古代音乐史;艺术隐喻
摘要:
2020年6月商务印书馆(北京)出版了王炳社的《中国音乐隐喻史》,该书基于中国古代“乐与政通”的主要特征,从“史”的维度对于古人“论乐”的隐喻的考察,对于“中国音乐隐喻史”的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第三章至第六章则立足文献对于各朝代音乐隐喻现象进行探究。本书评梳理了“中国音乐隐喻”专题研究的现状,并从《中国音乐隐喻史》的学术体系,论述该书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产生的启发性与创新性意义,最后基于《中国音乐隐喻史》与“音乐隐喻专题研究”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评《信息时代下的智慧音乐教与学》
作者:
兰晓薇
期刊:
当代电影,2023年CSSCIAMI(09):178 ISSN:1002-4646
作者机构:
[兰晓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时空限制;信息技术;信息传递;教育资源;有效融合;信息时代;音乐教学;教与学
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它打破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时空限制,为社会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索和转变原有发展方式,以更好适应信息化是时代的重大课题。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已波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更多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它打破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时空限制,为社会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索和转变原有发展方式,以更好适应信息化是时代的重大课题。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已波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有益的补充,使得教育手段更加多样,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以智慧音乐教与学为研究重点,对信息时代下的音乐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方式改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不同观点。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美声”的历史生成与多维发展
作者:
张雅坤
期刊:
齐鲁艺苑,2023年(4):27-32 ISSN:1002-2236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张雅坤]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国美声;历史生成;多维发展;表演范式;大众审美
摘要:
百年来,来自欧洲的美声唱法在同中国音乐作品的结合中,发展出了中国化的美声唱法,即“中国美声”。在几代音乐家的倡导下,“中国美声”这一概念从无到有,衍展出不同维度的内涵。中国美声建立在以中国歌剧和中国艺术歌曲为代表的、具有...展开更多 百年来,来自欧洲的美声唱法在同中国音乐作品的结合中,发展出了中国化的美声唱法,即“中国美声”。在几代音乐家的倡导下,“中国美声”这一概念从无到有,衍展出不同维度的内涵。中国美声建立在以中国歌剧和中国艺术歌曲为代表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美声作品之上,经过发展演进,在当下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系化、规范化的表演范式,并逐渐培育出与之相适应的大众审美标准。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20世纪早期中国钢琴教育家群体对中国钢琴艺术的贡献(上)
作者:
凌俐
期刊:
钢琴艺术,2023年(02):31-35 ISSN:1006-9844
作者机构:
[凌俐]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
<正>20世纪早期的中国钢琴教育家群体,是一批从中国最早建立的专业音乐院校和海外留学的途径走出的、以上海国立音专建立之初师承俄派为主流、汇集同时期师承欧美钢琴学派的钢琴教师精英群体。他们从理论至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建构,以完备的技术训练支撑起多元音乐风格训练的钢琴教学体系,在表演、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始终贯穿文化自觉性,不仅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教育理念,更将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融入钢琴教育,以生命实践和传承钢琴艺术的人文价值,为中国钢琴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音乐教育中劳动素养培育的四个着力点
作者:
曹智艺;许锋华
期刊:
教育科学论坛,2023年AMI(13):5-10 ISSN:1673-4289
作者机构:
[曹智艺]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许锋华]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音乐教育;劳动素养;劳动教育;学科融合
摘要:
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呈现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趋势。如何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关联,以此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能超越单一学科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通过美的感性体验,透彻深入地领悟与发展劳动素养。实现这一融合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主要有四个:一是在作品分析时启发价值思考,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二是在节律感知中促进身心和谐,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三是在情境体验中引发情绪共鸣,感召学生的劳动精神;四是应用各类音乐实践开展创编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劳动品质与习惯。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