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X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的考察
作者:
李慧宇;袁霞
期刊:
决策与信息 ,2024年(04):90-96 ISSN:1002-8129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袁霞; 李慧宇]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共同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城市社区出现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理念等层面的"碎片化"难题.构建"整体性治理"是对治之道,即通过完善共同参与机制,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强化共同行动能力的方式,搭建起"治理主体、治理责任、治理目标、治理行动"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性治理网络,构建起整体性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确立人民本位价值、强化公共利益联结、厘清主体责任边界、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以及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罗尔斯式的职业选择自由是一种基本自由吗?
作者:
吴峰鑫
期刊:
伦理学研究 ,2024年(4):118-125 ISSN:1671-9115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吴峰鑫]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职业选择自由;平等的自由;公平的机会平等;基本自由
摘要:
职业选择自由是否为一种基本自由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论证至关重要.然而,罗尔斯在表述职业选择自由的性质时存在一些模糊性.基于罗尔斯理论中自由的内涵及其相关要素,澄清职业选择自由在其表述中并不存在矛盾,而是一种融贯的阐述.更重要的是,罗尔斯式的职业选择自由作为一种基本自由,是可以得到证成与辩护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互联网背景下手机支付安全问题研究——基于234份问卷的调查
作者:
高鹏程
期刊:
互联网周刊 ,2024年(13):40-43 ISSN:1007-9769
作者机构:
[高鹏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互联网;手机支付;支付模式;支付安全
摘要: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在国内发展火热,其主要形式是手机支付。在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的手机支付安全存在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移动支付身份验证的缺陷、移动智能终端本身存在的隐患等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机支付安全技术漏洞、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弱。为了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必须促进手机支付安全技术发展、完善与手机支付安全相关的法律政策、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等。
语种:
中文
展开
程序性权力:“区块链+基层监督”体系的构建
作者:
杨文迪;吴帅;黄振华
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42(02):160-168 ISSN:1004-1710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吴帅; 黄振华; 杨文迪]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区块链;基层监督;程序性权力
摘要:
“区块链+基层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作,体现了基层监督中“程序性权力”,程序性权力是脱离于人而运作的监督机制,具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以及数据存证等多种内在优势,进而推动基层监督的路径创新:一是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协同监督;二是村干部权力腐败的自动预警与研判;三是预防村干部腐败的高压场域。根据上述基层监督路径的不同特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方式呈现出新的形态,即常态化监督、目标式监督与跟进式监督。同时,程序性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风险,可以采取建立备案机制、完善技术监管体制、建立数据反馈与处理机制等办法进行规避,由此确保基层监督中程序性权力的有效运作。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下新时代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以武汉“三乡工程”为例
作者:
张静洁
期刊:
民风 ,2024年(2):0051-0053 ISSN:1671-1297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互动;新时代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摘要:
新时代乡村建设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避免国家权力过度下沉导致村民自治空间受到压缩,这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稳步实施的关键。本文以武汉“三乡工程”为...展开更多 新时代乡村建设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避免国家权力过度下沉导致村民自治空间受到压缩,这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稳步实施的关键。本文以武汉“三乡工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方式,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型,并打破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壁垒,最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成功建设田园综合一体的新时代乡村。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食物观下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赜——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
作者:
阮海波
期刊:
当代经济管理 ,2024年46(03):46-54 ISSN:1673-0461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9;[阮海波]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食物观;种粮小农户;共同富裕;优势视角
摘要:
以大食物观推进粮食安全建设,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构成部分.大食物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大农业观、大资源观与大产业观,给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带来了发展机遇.已有研究只窥视到种粮小农户的生产局限与不足,应从优势视角出发,发现种粮小农户具有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与网络优势.将种粮小农户的优势与大食物观相结合,凭借组织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应性优势发展大农业观,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优势践行大资源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网络的丰富性、延展性、信任性优势发展大产业观,延伸农业生产价值链;以种粮小农户为主体落实大食物观,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满足民众膳食需求与推动种粮小农户走向共同富裕相耦合,实现"三赢"的多重目标效应.
语种:
中文
展开
算法时代的社会、政府与治理:变革与挑战
作者:
李立;张雨睿
期刊:
党政研究 ,2024年AMI(03):33-44+124 ISSN:2095-8048
作者机构:
[李立]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李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9;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张雨睿]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算法;社会结构;政府组织;社会治理;序数化
摘要:
当下算法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给当代社会结构和政府组织带来了巨大变革,进而深刻影响了"国家-社会"关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样态.本文首先从国家与社会二分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算法对社会结构和政府组织的影响和改变,继而论证算法时代的社会治理特征.对于社会结构而言,算法偏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人际交往方式,使公民权呈现序数化特征,重塑了公民、市场与国家间的生产关系和权利关系.对政府组织来说,算法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效率导向的决策方式,塑造了数据控制的运作流程和组织结构,重新定义了科层官僚的自由裁量权.基于上述变化,算法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共识基础、双重序数化的价值选择、偏见与透明的问责机制上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为信息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技术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主产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研究——以德州市“三类地”改革为例
作者:
顾娟
期刊: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40(2):48-52 ISSN:1004-9444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 430079;[顾娟]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三类地”;规模化经营;“飞地”抱团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面对当前农村因人少地多造成的耕地利用不足、闲置地逐渐增多的土地资源浪费困境,山东省德州市以“三类地”改革为基础,通过农用地规...展开更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面对当前农村因人少地多造成的耕地利用不足、闲置地逐渐增多的土地资源浪费困境,山东省德州市以“三类地”改革为基础,通过农用地规模化经营、“飞地”抱团发展以及闲散地盘活利用,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德州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解析与功能实现
作者:
肖盼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4(1):144-153 ISSN:1671-7465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 430079;[肖盼晴]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三权分置”;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占用权;户内共有;复合型共有
摘要:
“三权分置”改革加剧了农村宅基地权利结构的复杂性。其中,明晰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与性质,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在身份与财产的双重作用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即集体成...展开更多 “三权分置”改革加剧了农村宅基地权利结构的复杂性。其中,明晰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与性质,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在身份与财产的双重作用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即集体成员基于身份对宅基地形成利益期待性合有权,而对于地上房屋形成共同共有的财产关系。随着权能拓展的推进,“地合有-房共有”两个层次之间的张力增大,不仅影响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属性,也阻碍房屋财产性功能的实现。对此,应从“国家-集体-个体”等多个层次寻求化解之道。国家层的制度设计,应创设类型化的退出机制、区分外部主体基于房地一体原则所享有的宅基地占用权与集体成员基于身份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个体”层次要使个人权利突破集体和农户的限制,从而缩小身份依附与权利流转之间的张力,促进期待性利益向现实利益的顺利转化。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公平正义原则形塑共同富裕的现实指向
作者:
郝亚光;陈友伦
期刊:
江汉论坛 ,2024年CSSCIAMI(02):13-20 ISSN:1003-854X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陈友伦; 郝亚光]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分配原则;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努力践行权利的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要依靠全体人民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做大分好社会福利这个“蛋糕”,摒弃分配不公、权力寻租等社会弊端,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共同体构建研究:多中心治理视角——以G区Z镇为例
作者:
田先红;刘天文
期刊:
理论探讨 ,2024年CSSCIAMI(3):73-82 ISSN:1000-8594
作者机构:
[田先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田先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湖北武汉 430079;[刘天文]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养老共同体;多中心治理体制;乡村振兴
摘要:
构建新型农村养老模式,不仅有助于应对老龄化危机,还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养老共同体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的优势,共同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当中,形成多中心的养老格局。其内在的逻辑是搭建一个多中心治理框架,通过整合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养老形成扁平化治理网络,并开展积极有为的治理行动来培育农村养老的自主治理能力,最终构建多中心治理体制,共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共同体以多中心治理体制为基础,呈现多中心、多层次、立体化和内循环等实践特征,是一种低成本、高福利且可持续的新型农村养老秩序,能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实现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重要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Understandi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autumn phenology in temperate China from 1982 to 2018
作者:
Wu, Shuai;Wu, Wei
期刊: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年11:1332116 ISSN:2296-701X
通讯作者:
Wu, W
作者机构:
[Wu, Shuai] Cent China Normal Univ, Inst China Rural Studies, Wuhan, Peoples R China.;[Wu, Shuai] Cent China Normal Univ, Sch Publ Adm, Wuhan, Peoples R China.;[Wu, W; Wu, Wei] Guizhou Univ, Min Coll,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Wu, W ] G;Guizhou Univ, Min Coll,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Autumn phenology;the start of brown-down phase (SOB);the end of brown-down phase (EOB);the length of brown-down phase (LOB);Temporal Trends;temperate China
摘要:
Land surface phen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ccurately parameteriz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 ecosystems and the atmosphere. Changes in autumn phenology directly impact the length of vegetation growing season and year-to-year changes in carbon uptake. Previous studies have often focused solely on the end of growing season when characterizing autumn phenology, neglecting the onset and duration of autumn. Here, we extracted the annual autumn phenological metrics, i.e., the start of brown-down phase (SOB), the end of brown-down phase (EOB), and the length of brown-down phase (LOB), for temperate China from 1982 to 2018 based on our self-developed global LSP dataset.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B, EOB, and LOB in the field of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temporal trends, and performance on various categories of vegetated regions (i.e., forests, grasslands, croplands, and vegetated areas in urban lands (V_Urban)).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ing of autumn phenological metrics and latitude in temperate China. Between 1982 and 201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creasing trends in EOB and LOB in V_Urban, as well as in LOB in forests in temperate China. However, the annual mean SOB, EOB, and LOB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trends across the entire study area. At the local pixel scale, SOB, EOB, and LOB exhibited a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and delayed trends within various vegetated categories. The trends of the same phenological metric were not uniform across these diverse vegetated regions. For instance, the majority of pixels with significant trends in SOB exhibited delayed trends in forests and croplands, while displaying advanced trends in grasslands and V_Urban. In this study, employing three metrics (SOB, EOB, and LOB) to describe autumn phenolog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ecosystems, offer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perspective. In the future, satellite-based monitoring and phenological modeling should contemplate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potential phenological metrics.
语种:
英文
展开
乡村治理中的“户代表”:制度逻辑及其走向
作者:
黄振华;杨文迪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46(01):132-139 ISSN:1001-8182
作者机构:
[黄振华; 杨文迪]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户代表;乡村治理;家户制;国家治理
摘要:
"户代表"是一种在我国乡村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特殊代表形式,通常指以家户为单位遴选代表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一项制度安排.从制度设计上看,户代表制一方面能够保障民众意愿的广泛表达,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公共事务治理的运行效率,具有兼顾民主与效率的内在功效.户代表制源于中国悠久历史中形成的家户制传统,并通过国家政策话语嵌入乡村社会当中,具有实践理性的鲜明特色.然而,近年来户代表制在实践过程中日益呈现从"兼顾民主与效率"到"效率优先"的偏好转换,乃至陷入形式化运作的窠臼之中.重新审视和优化户代表制的功能与定位,是实现新时代乡村善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联结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情感性协商机理及其自在演化——基于多村比较
作者:
赵益晨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46(01):140-148 ISSN:1001-8182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赵益晨]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共同体;情感;协商;情感性协商;联结机制
摘要: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重建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寻求有效联结机制促进乡村私人生活与公共秩序的联动运转则是关键要点。经研究发现,互为表里的协商与情感是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的既有基础,对把握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联结机理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建构情感性协商框架进行案例比较发现,情感以其顽强的文化韧性渗透于关系、利益、组织等要素互动的协商过程,是乡村社会秩序的共有底色和运作基础;协商则具有调和传统秩序与现代规则的工具性功能,在乡村社会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共同体联结纽带由情感依赖趋向情规复合的自在演化,为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联结机制提供了可行进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分布式协商:协商代表驱动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内在逻辑——以华中S村为例
作者:
张大维;马致远
期刊:
探索 ,2024年CSSCIAMI(2):30-43 ISSN:1007-5194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马致远;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协商代表;协商系统;高质量协商;分布式协商;乡村振兴
摘要:
乡村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而协商代表作为乡村协商中的能动因素对乡村协商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尚缺乏足够的讨论。通过建构分布式协商的概念框架,试图在“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下考察...展开更多 乡村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而协商代表作为乡村协商中的能动因素对乡村协商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尚缺乏足够的讨论。通过建构分布式协商的概念框架,试图在“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下考察协商代表驱动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影响因素和逻辑机制。基于对华中S村L湾组协商推动绿植项目落地的调查,发现协商代表需要在对象、主体、内容、方式四个维度形成分布衔接的代表结构,以解决协商代表结构产生的规范性问题。同时,还要通过设置分类议题、分层单元、分步递进的多元化协商形态,将“代表链条”有机嵌入具体的协商进程之中,以实现结构性的代表链条与过程性的协商形态深度融合。由此在协商的系统层面上实现主体的包容性、环节的衔接性、要素的多样性的协商功能,趋向于形成一种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实然状态。分布式协商是中国基层代表治理的有益探索,其内含的协商代表与协商形态双向互嵌所呈现出的高质量协商是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呈现。而乡村协商代表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新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既是对传统代表研究的深化拓展,也是对西方代表理论的超越,将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态。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互联网赋能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策略——推荐《“互联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作者:
崔正佳
期刊:
新闻记者 ,2024年CSSCIAMI(01):113 ISSN:1006-3277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型数据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机制。互联网技术应用除了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也越来越高。由仝尧编著的《“互联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考》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宏大背景,对基层治理问题展开探究,该书通过系统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来推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这个关键命题,就基层政府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路径展开思考,为基层政府运用互联网促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机遇、挑战和路径
作者:
曹银山;邹照斌
期刊:
图书馆 ,2024年CSSCI(06):67-73 ISSN:1002-1558
作者机构:
[邹照斌; 曹银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文化数字化
摘要: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的里程碑,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追捧。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有着广阔前景与巨大机遇,主要体现为能够促进文化供需适配精准化与在线教育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人工智能化创作,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社群在线合作共享,新型文化体验感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然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给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数字基建运维方面,面临基础设施与运行维护不足的问题;在文化建设主体方面,面临技术接受度与主体性弱化问题;在文化生产过程方面,面临数据质量与技术适配困境;在文化使用传播方面,面临知识质量与法律政治风险。文章提出,接下来要从顶层设计维度,统筹推进数字基建,培育文化运维人才;从社会治理维度,提升技术可接受性,坚持积极主动创新;从技术发展维度,研发自主可控技术,强化文化领域运用;从制度建设维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意识形态监管。
语种:
中文
展开
传统中国是否存在村落共同体——对长达半世纪的一段学术争论的再讨论
作者:
徐勇
期刊:
探索与争鸣 ,2024年CSSCIAMI(05):68-76+178 ISSN:1004-2229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
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基于对中国农村的调查,就中国是否存在村落共同体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持续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当年运用共同体理论对调查作出概括,有其学术价值,但也存在对共同体理论的简单理解和以有限事实作出简单结论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在深化对经典共同体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及其变迁维度理解共同体理论的丰富性和动态性,包括:共同体概念界定的多维性,共同体形式的多样性;共同体具有动态性,共同体构建的行动性;共同体达成的治理性,共同体实现的目标性。通过2015年启动的“深度中国调查”,可以发现中国的村落社会形态及其共同体的形式具有丰富性、进化性和非均衡性的特点。社会分化程度愈低,共同体的自然属性愈高;社会分化程度愈高,共同体的人为构建属性愈强。
语种:
中文
展开
“制造层级”:乡镇治理的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以山东省J县W镇服务区为研究对象
作者:
田先红;庞广龙
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46(01):9-20 ISSN:1673-8179
作者机构:
[田先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湖北武汉,邮编:430079
关键词:
服务区;"制造层级";治理效能;基层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共同体
摘要:
机制创新是基层政权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愈发趋向于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刚性要求下,乡镇政权如何通过机制创新使科层治理体制有效衔接非规则性的乡土社会,是提升乡镇政权治理能力首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制造层级"发端于基层政府对传统科层制的非正式运作,是介于常规化的科层制治理与反科层治理的一种中间形态,是乡镇政权的治理机制创新.服务区作为创设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的中间治理层级,蕴含着乡镇政府分解转化治理压力与治理责任、统筹分配治理任务与治理资源、分类适配治理力量与治理事务等内在逻辑,成为乡镇政权落实国家治理要求和实现自身治理意图的组织载体.通过"制造层级",乡镇政府塑造了服务区这一实体治理单元,并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表现出独特的运行机制与功能角色."制造层级"的机制创新实践,使得乡镇政权得以在层级内部锻造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治理能力,型构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良性治理结构,从而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维系了基层治理体制的弹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政社共谋: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作者:
刘天文
期刊: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02):76-89+104 ISSN:1008-6323
作者机构:
[刘天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基层政府;社会组织;政社关系;治理创新
摘要:
“共谋现象”不仅是一种避责策略,还是基层政府的灵活性体现以及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前一些地方形成的“政社共谋”就是基层政府灵活施政的一种变通策略。基于基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案例考察,对“共谋理论”进行拓展,可提炼出“政社共谋”的理论框架,用于分析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间进行联合共谋的动因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体制压力和政绩驱动是“政社共谋”形成的动因,表现为:在体制刚性化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希望借助社会组织来创造工作灵活空间;并且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治理时更具备创新性,符合基层政府的政绩需求。在“政社共谋”下,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形成双向依赖关系,并通过行政动员、资源俘获、政策庇护等机制来保持长久稳定的共谋关系。“政社共谋”正是基层政府在不改变体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创新性机制探索,体现的是积极寻求自主空间和完成任务的逻辑。
语种:
中文
展开